目 錄
序一 (1)
序二(3)
緒言(1)
第一章 勞和閑的歷史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原始社會:勞閑不分(25)
第二節(jié) 奴隸社會:無閑勞動(27)
第三節(jié) 封建社會:有閑勞動(32)
第四節(jié) 資本主義社會:勞閑對立(36)
第二章 勞和閑的對立
第一節(jié) 古典的“勞動令人厭惡”說 (49)
第二節(jié) 資本積累和被迫失業(yè) (53)
第三節(jié) 凡勃倫的勞閑對立觀 (57)
第四節(jié) 勞動價值論和勞閑對立 (61)
第三章 勞動和人的異化
第一節(jié) 馬克思論異化 (71)
第二節(jié) 資本主義社會異化的表現(xiàn) (76)
第三節(jié) 商品拜物教 (79)
第四節(jié) 異化和人的徹底解放 (82)
第四章 “懶惰權(quán)”和“懶散頌”
第一節(jié) 拉法格的“懶惰權(quán)” (87)
第二節(jié) 羅素的“懶散頌” (92)
第三節(jié) “不求充分就業(yè),但求充分生活”(104)
第五章 人比物更重要
第一節(jié) 勞動者的畸形發(fā)展(109)
第二節(jié) 古希臘文明的優(yōu)越處(113)
第三節(jié) 人的新的覺醒(116)
第六章 剩余勞動與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
第一節(jié) 漁夫的故事(123)
第二節(jié) 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125)
第三節(jié) 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與社會變革(132)
第七章 信息化和勞閑關(guān)系
第一節(jié) 后現(xiàn)代化和生產(chǎn)信息化(139)
第二節(jié) 信息經(jīng)濟(jì)的勞動性質(zhì)(144)
第三節(jié) 軟件工程和剩余價值生產(chǎn)(151)
第四節(jié) 資本和勞動的互動(155)
第八章 社會化和集權(quán)化
第一節(jié) 十月革命后的情況(161)
第二節(jié) 斯大林的“社會主義”(162)
第三節(jié) 蘇聯(lián)的歷史教訓(xùn)(167)
第九章 勞動和生活的平衡
第一節(jié) 減少工時 增加就業(yè)(173)
第二節(jié) 建立勞動與生活的平衡(175)
第三節(jié) 英國工會對長工時的不滿(179)
第四節(jié) 美澳等其他國家的情況(182)
第五節(jié) 資本的競爭對工時的影響(185)
第十章 閑和人的自由發(fā)展
第一節(jié) 人的自由發(fā)展的含義(191)
第二節(jié) 勞動時間的辨證法(195)
第三節(jié) 縮短工時的幅度問題(198)
第四節(jié) 未來社會的理性展望(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