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歡迎進入中國休閑研究網(wǎng)站Welcome to the Website of Chinese Leisure Studies |
《旅行吧!少年》讀后感 ——讀趙子衿同學的作品
(2019年12月10日) 馬惠娣 ?? 有幸成為子衿同學《旅行吧!少年》一書的首位讀者。讀來心潮澎湃,不由得感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看到了在“分、分、分,孩子的命根”教育背景下一個“反其道而行之”的特例——自由而全面地發(fā)展,對孩子是多么的重要。 子衿,正讀高三,學業(yè)的繁忙可想而知!現(xiàn)在卻從容地整理出版《旅行吧!少年》。這本書是從他十余年的游記、散記、筆記、卡片中遴選出的29篇。記錄一個孩子眼中的北京、中國和世界的模樣。令人驚異的是,這些篇章充滿了“小小年紀”已有的文化氣質(zhì)與文化抱負,以及在歷史探察、人文考古、追蹤朔源、審慎理性方面的認真態(tài)度。 是怎樣的歷練讓他擁有了如此的自信與悠然? 我記得在他剛剛讀小學那年,他的父母就制定了“家庭文化考察”長期規(guī)劃。利用節(jié)假日帶他“認識北京”、“認識中國”和“認識世界”。 子衿從九歲起有長達四年“定向越野”的魔鬼訓練。小學三年級時,幾天原始森林的奔波讓他向媽媽“呼救”。在文中他寫道:“我知道,媽媽心中是不舍的,但是我也預料到,我會被嚴詞拒絕。果真如此。”懵懵懂懂中,這只媽媽的“小奶狗”心里冷不丁蹦出:“自己選擇的路,趴著也要走完”的豪言壯語。 十一歲的他在游歷北京文丞相祠就能吟出:“狀元書生正氣有,大智大勇失地收。以身殉國不回頭,丹心碧血照千秋”的詩句;在探訪法源寺時,發(fā)現(xiàn)了當年的毛澤東,曾精心制作“丁香花—法源寺”的“集花冊”送給了未婚妻楊開慧;在北京的犄角旮旯他找到了“定慧寺”,用一串問詢知道了它的前世今緣;在“智化寺”細細品味了其中的“三絕”:“藻井”、“轉(zhuǎn)輪藏”和“京音樂”;在北京東方飯店一隅找到一百年前的“咖啡館”,知道魯迅先生、李大釗先生、蔡元培先生當年都曾下榻于此;能把北京三座“白塔寺”說得頭頭是道,充滿情趣地尋找“白云觀”的小猴子等等敘述與場面,讓人猶如身臨其境。 十四歲的年齡帶著姥姥姥爺去甘肅旅行,體會到了“嫩肉級團長”的不易與責任;在山西他考證了山西人喝醋的科學原理;在雷鋒的故鄉(xiāng),他慨嘆道:“雷鋒叔叔的時代已經(jīng)漸行漸遠,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從未消失,而是落到了我們的肩上!”在鴨綠江的江邊,看到抗美援朝時的“斷橋”,他一直哼唱著郭蘭英奶奶的那首歌《我的祖國》:“這是偉大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長白山,他把這里看作是中國的“自然寶庫”——挺拔的云柏、美麗的鮮花、“植物活化石”……讓他驚艷大自然神奇的力量。 升入高中,雖然學業(yè)繁忙,卻仍在父母的陪伴下,游歷了多個國家。當他在柬埔寨看到滿大街赤腳的孩子,感到自己國家來自不易的富足與繁榮;在“愛爾蘭的家”他與多個國家的小伙伴建立了跨國的情誼;在英國的牛津與劍橋了解了世界上最早的大學是如何被建立,理解了“日不落”大英帝國文化的發(fā)達、文明、豐富多彩的程度;在俄羅斯發(fā)現(xiàn)了它橫跨亞歐的神秘之所在;在夏威夷,他祭拜了林氏祖先——比干,“我們都是中國人,有割舍不斷的血脈親情”;在肯尼亞,從動物世界到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和人居署,體會到“世界的神奇和生命的偉大”、“可持續(xù)發(fā)展必須從社會、經(jīng)濟以及環(huán)境三個維度共同進步”。 子衿在父母的陪伴下獨辟蹊徑、獨入幽徑,以獨特眼力發(fā)現(xiàn)了許多被人們忽略或忘記的歷史和歷史細節(jié)。這些文化歷史在孩子的眼中是那樣的宏大絢爛,也同樣讓他蕩氣回腸。旅行,比課堂和書本的知識更豐富,也更鍛造人。 書中的許多信息告訴我們:情商與智商兼?zhèn)洹⒉┯[群書與勤學好問等多重品格造就了子衿。 子衿又是如何在繁忙的課業(yè)之余完成他的寫作?文中也披露:“面對媽媽的規(guī)矩,他有過抗爭、抗拒、無奈”,特別是在他少小之時。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習得”且“養(yǎng)成”。近些年的游記基本上就在返程的途中完成了。 今年十月的布拉格之行,他就是作為“中英捷日常生活環(huán)境倫理國際合作項目”的成員而被邀請。交流會上,子衿以流暢的英語從泱泱五千年中國農(nóng)耕文明史中娓娓道來日常生活環(huán)境倫理之必要性。引得所有在場的中外學者嘖嘖稱贊。而在從布拉格回北京的飛機上完成了“布拉格之行”的游記。他是利用時間的“高手”。 這讓我想起,他曾經(jīng)的學業(yè)目標:學新聞、做考古研究、研究歷史學、當哲學家。看來這些朦朧且飄逸的目標是他行動的根基與動力。 誰都知道,中國的孩子學習壓力山大,從小到大都是各類補習班、興趣班、輔導班占據(jù)孩子們成長的時間和空間。而子衿卻從很少進各類班。課余時間、節(jié)假日都是跟隨父母去做“文化考察活動”——與古人對話、與文化多樣性對話、與大自然對話、與時代對話、與未來對話。 “堅持”是最好的財富——“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是為“望極九霄迥,賞幽萬壑通”。 “興趣”是探索的原動力——為認識世界打開一扇扇大門,為生命充盈智慧的能量。可謂“興在趣方逸,歡馀情未終”。 “專注”,是鍛造品格與匠心的強大內(nèi)心意志力——遠離紛擾的世界,而不浪費人生。 子衿是幸運的,他有真正愛他的父母,“一對好父母勝過百所好學校”。所以子衿尤其感謝父母在他的成長中的循序漸進和循循善誘,而拒絕揠苗助長、苦心極力。 《旅行吧,少年》記錄了子衿從童年到青年成長中“落落欲往,矯矯不群”的印跡;記錄了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中丈量自然的崇高和人性的美好,探究歷史綿長和世界奧妙的點點滴滴。文字自然、質(zhì)樸,卻文思與文采飛揚;每一次游歷都引人入勝。 旅行吧,少年們。錦歲韶華正當時!
該書已由中國旅游出版社出版(見封面)
|
|
麻栗坡县| 固安县| 余庆县| 庆城县| 彰化市| 淳安县| 信宜市| 吉安市| 建始县| 来宾市| 会宁县| 锡林郭勒盟| 东明县| 凭祥市| 淄博市| 德安县| 抚松县| 武安市| 广河县| 偃师市| 凤山市| 安宁市| 新宁县| 诸暨市| 班戈县| 建宁县| 商南县| 安徽省| 商河县| 成武县| 西宁市| 特克斯县| 四子王旗| 陵水| 商水县| 太仆寺旗| 孟村| 丘北县| 齐齐哈尔市| 五家渠市| 理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