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進入中國休閑研究網(wǎng)站

Welcome to the Website of Chinese Leisure Studies

生命?幾何!——致敬2020

馬惠娣

202016日)

???

前幾日,一小友來訪,談及她將為一個沙龍做主持,主題是“生命的意義”。她很認真地做了文案,內(nèi)容引經(jīng)據(jù)典、人文氣息濃厚,充滿對這一主題的敬重與莊嚴。她說,第一次做主持人,特別想把沙龍主持好,希望我發(fā)表一點看法、給一點建議。

我說,對于我們這代人來說,“生命的意義”伴隨一輩子,成為生命的動力。不過,明白生命有意義是伴隨成長的經(jīng)歷,從不知,到有知。生命是否有意義、有價值,得益于多個方面(包括社會環(huán)境、學(xué)校教育、家庭教育等),其中生活態(tài)度與認知程度很重要。思考“生命意義”是人的屬性使然。

我時常在想“什么是生命意義”?需要分析什么是“生”,什么是“命”。生的含義很豐富,諸如:生機盎然、生動活潑、生龍活虎、生機勃勃、談笑風(fēng)生,我選擇這些詞來激勵“生命”,讓自己的生命軌跡如是行走。“命”是什么?含義很多,但我理解“命”就是人的身體(肉體),如果不與“生”結(jié)合在一起,人就是“行尸走肉”、“酒飯皮囊”。

不同的人,對生命意義和價值有不同理解嗎?小友問。

簡單舉兩個例子吧!

第一個例子:“上山下鄉(xiāng)”這件事,大多數(shù)人或抱怨、或“痛心疾首”,我與他們相反。為什么?因為,這個經(jīng)歷讓我認識了社會、認識了貧窮,在茫然的青春歲月中多了一份沉重、多了一份期盼、多了一份思考,甚至多了一份去改變命運和責(zé)任擔(dān)當(dāng)?shù)牧α俊N艺J識到:“磨礪是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至今,我仍認為這個淬煉成就了我人生的許多精神品質(zhì)。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第二個例子:1995年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期間,新華社記者曾采訪我關(guān)于女性家庭觀的問題,我說我有一個公式:1-1-1>3。記者問,什么意思?我說,我希望我的家庭成員應(yīng)當(dāng)各自獨立發(fā)展,誰也不必為某個家庭成員做出犧牲奉獻,而耽擱自我成長的時間和空間。這樣的理念我一直堅守著,很多人也不理解。女兒結(jié)婚后,我得知她的婆婆學(xué)醫(yī)八年,結(jié)果在六年后生了第二個孩子就離職了,成為了專職的妻子、母親。對此我認為“太可惜了,婆婆失去的東西太多了”。女婿卻說,“媽媽的選擇是多么值得驕傲的一件事,她成為我們的靈魂。”

這兩個事例說明不同的人對生命意義有不同的理解,而且,也造就了不同的價值。“意義”本身很抽象,是個體賦予的。但是很多“意義”具有普世價值。所以意義是價值的基礎(chǔ)。

?“生命的意義”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嗎?小友繼續(xù)問。

是的。如果人類沒有對自己生命意義的追尋,我想,人類文化與文明就難產(chǎn)或停滯。古希臘人“認識你自己”,成為哲學(xué)、形而上學(xué)、神學(xué)和宗教長久不衰的話題。我們耳熟能詳?shù)呐岫喾频脑娋洌?ldquo;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是對生命意義的禮贊。如今把生命意義連同“真善美”、“自由、平等、博愛”在一起,這是普世價值。

中國古代哲學(xué):“朝聞道,夕死可矣”,意即:明明白白地活著、并能遵循真理,那么死而無憾;司馬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在中國是“生命意義”的經(jīng)典之句。毛澤東在悼念張思德時引用了這句話,并引申出“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是政治家對生命意義的評判。

普通人對生命意義也從未止息,老百姓常說:“不要混吃等死”、“不要醉生夢死”、“不要做繡花枕頭”。都是對提升人生意義的期待。

人為什么追求生命意義?小友思維活躍、反應(yīng)機敏。

因為,人具有高級思維能力,這是區(qū)別于他類的本質(zhì)特征。按照這樣的邏輯說,思考“生命意義”是人的屬性使然;反之,就不具有人這個類的屬性。

您是否了解當(dāng)代人對“生命意義”的看法?小友又問。

據(jù)我所知,現(xiàn)在很多青年人正在顛覆對“生命意義”的固有注解。有年輕人就曾問過我,什么是意義和價值?意義與非意義的邊界在哪兒?生命為什么要意義?問得理直氣壯。面對這些問題我有點懵,也愕然。

的確,在當(dāng)今,一些人真的“混吃等死”、“唯利是圖”、“放浪形骸”,所以有了“精致利己主義者”、“虛擬生活”、“啃老”、“宅男宅女”、“以行騙為生”、“追星”、“不勞而獲”、“沉湎手機或網(wǎng)絡(luò)”等等形形色色的群體,還自詡:“這難道不是多彩的生命”?可見這種“生命觀”對社會進步有不小的挑戰(zhàn)。但話說回來,什么時代都有頹廢的人生。

事實上,人、人心、人性有時很脆弱,也伴有不確定、不穩(wěn)定諸種因素;對自我的許諾、追尋、調(diào)適永遠都是在路上。“修復(fù)生者,讓心充盈”才可讓意義長存。當(dāng)然,生命意義和價值常常體現(xiàn)在平凡、平淡、平靜之中。自由、自立、自強、責(zé)任是人生意義的基本要素。

那么,現(xiàn)在您的年紀對“生命意義”的看法有變化嗎?小友窮追不舍。

沒有變化,我依然喜歡“生機盎然、生動活潑、生龍活虎、生機勃勃、談笑風(fēng)生”來定義生命,即使到了老年階段。如果“生機、生動、生氣、生長”不存在了,命就可以終止,無論短長。生、死從來都是兩相依。若能升華“死亡”,比如“遺體或器官捐獻”、“不再占領(lǐng)哪怕一寸土地”、“堅持生命的末端不實施插管術(shù)”、“不傾家蕩產(chǎn)去做無意義的搶救”等,是生命意義精神空間的延展。

我不喜歡“養(yǎng)生”,特別是用“外力”(醫(yī)療、保健品、他人護理、道德綁架等)維系不可救藥的生命,很浪費資源。為“長生不老”、“長壽”加緊醫(yī)學(xué)科學(xué)研究,是人性貪婪的極致。

我問小友,沙龍是否會有怪異的問題提出?她說,不可測。那么,若有人提出該如何作答?我倆嘗試著各種可能性。

本來嘛,這是一個講求個性、特性、獨性的時代,生命意義值得追尋、認知和突破。

我突然想起數(shù)學(xué)中的幾何——可為空間做出測量、預(yù)測與分析。人的生命有巨大的空間,也像幾何中的圖形——有邊界、有底線、有交集、有起點、有終點、有半徑……英國數(shù)學(xué)家西爾維斯特(James Joseph Sylvester)說:“幾何的先行與分析,像一個仆人走在主人的前面,為主人開路。”幾何,似乎能為認識生命的疆域帶來靈感。張開自由的翅膀,去飛翔!生命之意義就出現(xiàn)在這個過程中。

2020年已經(jīng)來臨,值此向新年致敬,也祝小友沙龍成功!

 

202016


 

 

东丰县| 平原县| 芦山县| 德江县| 无为县| 固安县| 乌兰浩特市| 遂宁市| 沙雅县| 景泰县| 交城县| 乡宁县| 临夏县| 柳江县| 集贤县| 阿拉善右旗| 东光县| 赤水市| 益阳市| 合肥市| 深水埗区| 石林| 桂林市| 喀喇| 高唐县| 巍山| 武城县| 鄯善县| 石台县| 乌鲁木齐县| 赤壁市| 旬邑县| 安阳县| 玛沁县| 沽源县| 侯马市| 仙居县| 台州市| 东乌珠穆沁旗| 三门峡市| 龙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