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義方先生的講座
(2013-02-17 21:54:31)
寫了兩個聽講座的事,就不能不說說董義方先生。
先生在我讀大學的時候大概快從藝術系退休了(那時候還沒成立藝術系,大概是歷史系?),是一個方臉的胖老頭,戴了副老花鏡,穿得馬馬虎虎也記不得是夾克衫 還是西裝,但絕沒看他穿過中山裝對襟棉襖。他是個畫家,同時是個美學家,中華全國美學會會員,開會是和李澤厚蔣孔陽王向峰們坐在一起的。他的畫,全是山 水,其實是西畫式的中國畫。給我們放的幻燈中最得意的作品是描繪海濱風光的國畫寫生,帶有很濃的油畫和水彩味兒,但都是極嚴謹極工致的風格。是描繪青島還 是大連?確實淡忘了。我們對先生是非常欽佩的。不是因為他年長,也不是因為他在美學研究上很有些名氣,而是因為他對學術和學生的那份真誠。那時遼師沒人重 視藝術教學,但他堅持長年開美學和藝術欣賞課,只要他從外面寫生回來,不論是酷暑還是嚴冬,他總是在晚上給全校的美術愛好者開講座。在晚上開,是因為他的 講座必須放幻燈片,那時候合堂的燈幾乎要全關,于是他的講座就被專心于愛情的童鞋們格外喜歡。每次講,講桌前面的第一排都要擺上個轉輪幻燈機(學名不知 道,是這種東西),老人家一按手上的小東西,就“咔嚓”一聲變個畫面。我聽過幾次已經(jīng)回憶不起來,但從巖畫,到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到莫奈們到后期印象派到 畢加索,到馬蒂斯蒙克康定斯基,我是全聽過了。他對人體美很有研究。講波提切利是充滿感情的,會用手撫摸著美惠三女神的臀部夸贊人體曲線的美妙和大師表現(xiàn) 的精確,只可惜老是皺著眉頭講。董先生講美學最注重的是人體美和形式美。他老人家注意形象塑造的精確,最關心形象塑造中“美的法則”,因而個人覺得他是科 學美學的鼓吹者。他最欣賞也是反復給學生們講的是英國的荷加斯《美的分析》,盡管后來我從沒讀過一頁,但先生給我的教誨還是不能忘記。他講,荷氏的最大貢 獻是發(fā)現(xiàn)了美的規(guī)律,曲線如何是美的,直線又如何,其實概括起來就是形式美是產(chǎn)生美感的基礎。也算是形式主義美學的擁護者吧。也不能說老人家只關注形式, 他也是注重研究形式美的社會生活根源的,最有意思的是他先在前面放許多張歐洲大教堂的圓頂,然后問我們這種創(chuàng)造的生活原型是啥?舉座默然。然后他老人家則 自信地大聲宣布答案:女性的乳房!呵呵,我不說你也能想象底下的反應——樂翻天!永難忘記的是從董先生那我知道了還有蒙克那樣的畫家和《吶喊》那樣的作 品,更不可思議的是感覺董先生外表很正統(tǒng)但他對西方現(xiàn)代派卻如數(shù)家珍且能努力發(fā)現(xiàn)他們作品背后的意義和精神。他不是個衛(wèi)道者,在我們這一代,絕對是人文啟 蒙恩師。畢業(yè)后偶而會想起先生和他的夫人。老太太是一位腦后永遠梳個發(fā)髻眉骨顴骨有點高的南方人,無論是先生講座還是外出她總是陪在身邊,有時候也能看到 她和董先生在夏日的傍晚在高大的梧桐樹陰下散步,總很溫柔的樣子。
最后一次見到董先生是一個意外收獲。2003年(?)我去看北京國際藝術博覽會,突然間董先生和老伴出現(xiàn)在眼前。原來他們租了一個攤位參展,背景墻上全是 董先生的畫作。分別十多年了,先生老了,舉止很遲緩的樣子,但那很嚴肅的模樣還是沒變,畫的風格也一點沒變,還是全從寫生中來的極寫實極認真的風格,一如 他的為人。我上前自報家門是學生,他立即想起當年他給上下幾屆做講座的情景,很興奮,很興奮。他的老伴似乎沒有老那么多,還是那么很隨和地陪在老人身旁。 一晃又是七八年,也不知先生在不在了,不知他晚年的畫風有沒有一點變化。
唉,我永遠的董先生!
董義方,遼寧師范大學教授,中國畫山水畫家、美學家。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 中華全國美學學會會員。1945年畢業(yè)于北平藝術專科學校繪畫系,繼入輔仁大學美術系習水彩畫 。1946年后任教于北平臨時大學、通州女子師范學校 。1949年后歷任大連醫(yī)學院繪畫股股長。1954年至1959年任大連工學院繪畫講師1942年考入北平國立藝專油畫科。1945年畢業(yè)后,繼在輔仁大學進修水彩畫半年,掌握了西畫技巧。學生時期,油畫寫生《中南海荷花》入選“北平畫展”。處女作《潮水落下去的傍晚》入選“第二屆全國美展”,在京展出后引起美術界轟動。因其對國畫創(chuàng)新起了帶動影響,廣受好評。作品由文化部收藏。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畫頁畫片,外文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現(xiàn)代中國畫集》錄入,用5種文字發(fā)行。此后,董義方進行了全國名山大川的旅行寫生,多幅寫生畫由遼寧美術出版社出版,多種報刊發(fā)表。其中在廣西桂林的寫生畫由廣西出版社選入《桂林山水畫集》。《美術》月刊1957年3月號發(fā)表其理論文章《試論中國畫的特點》,首次提出中國畫以“線”為造型基礎的觀點,引起全國性討論,影響很大。1958年在《美術研究》季刊發(fā)表論文《建立中國畫素描教學體系》。20世紀60年代初創(chuàng)作大幅黃山山水畫《巍然巨人》,入選“中國首屆赴歐美4國巡展”。作品有《潮水落下去的傍晚》、《巍然巨人》等 。五十年代發(fā)表有《試論中國畫的特點》、《建立中國畫素描教學體系》等論文;六十年代致力于人民生活用品造型美的理論探討,八十年代以研究“形式美學”、“人體美學”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