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進入中國休閑研究網站

Welcome to the Website of Chinese Leisure Studies

 

中國休閑哲學專業(yè)委員會新一屆工作會議紀要

(2013.05.04)

范虹

 

中國休閑哲學專業(yè)委員會隸屬于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成立于2007年,2008416日召開首次工作會議。新一屆工作會議于201354日上午900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1號教學樓800室舉行(以下簡稱“休委會”)工作會議。會議由馬惠娣教授主持,其主要內容如下:

 

一、馬惠娣教授通報了第一屆休閑哲學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成思危“請辭”的請求。全體與會人員尊重成思危主任請辭的申請,大家高度評價了成思危主任在過去五年對“休委會”所做的貢獻(見附件1)。大家也一致贊同中國科協(xié)副主席馮長根教授接替新一屆主任委員。

之后,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朱佩芬副校長介紹了馮長根教授的學術簡歷

 

    會場1

              會議現(xiàn)場之一

 

二、馮長根教授致辭

馮長根教授主要發(fā)表了以下三點:

第一,他表示大致了解休閑學,大學乃治學之地,作為大學教授,他樂意擔當此責任,表示會盡職盡責地當好主任委員。

第二,他還對委員會提出了工作任務:休閑是一門十分值得研究的學科,其重要性強,且休閑本身又有著較強的規(guī)律性,因此應考慮如何將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聯(lián)系起來。休閑研究是否應考慮理論聯(lián)系實際,比如與休閑消費聯(lián)系起來。在面臨轉型經濟的今天,休閑與經濟的關系日趨緊密,這方面的研究也應有所創(chuàng)新。

第三,“休委會”作為一個學術團體,有兩件事亟待執(zhí)行:一是作為一個委員會,應努力達成共識的精神,不能只提倡自由發(fā)表言論,應是集大家之長,將個人意見進行升華。在通訊工具發(fā)達的今天,鼓勵各位學者、專家走出自己的書房,多交流多碰撞。二是對中國學術界的一個小遺憾,當前的研究多停留在學術論文上,學者寫專著的動力不足。希望大家能做通過專著發(fā)表聲音的人。

馬惠娣教授說:中國休閑研究需要科學共同體,這也是于光遠先生一貫的主張。

 

    馮長根教授

                 馮長根教授

 

三、匯報2008-2012年工作(第一屆副秘書長寧澤群和李相如教授)

寧澤群:匯報主要分為兩大部分:學術活動和學術成果。

其中,學術活動中,休委會搭建了高水平的學術平臺,如建設了我國休閑研究最高水平的學術平臺-中國與社會進步學術年會,進行了廣泛的國際學術交流,并舉辦學術沙龍。學術成果中,定期出版學術年會文集、出版學術著作(10部學術著作,4部譯著),發(fā)表學術論文80余篇,參加科研項目若干項。同時還有其他成果:在隊伍建設和組織建設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附件4)

李相如對匯報進行了補充,他主要是圍繞組織建設如何推行,以及這5年休委會對首都體育學院學科發(fā)展的作用。從時間的角度,他梳理了委員會如何推行的組織建設,并指出,在這與休委會合作的五年內,首體得到了很好的發(fā)展,如2007年設立了休閑體育專業(yè),這之中專業(yè)與學科的發(fā)展與休委會同步進行,為學科建設帶來了智慧的源泉。

 

四、2013-2017年學科發(fā)展研究設想(新一屆副秘書長魏翔教授)

魏翔從近期和中遠期兩方面對學科發(fā)展提出了研究設想:

1、近期工作(指今年的工作)主要有:

1)籌備本年度的休閑年會,會后會將設想發(fā)給各位成員。現(xiàn)擬將年會定位為中美歐國際討論會,邀請11-12位學者,目前困難為年會主題的設定、檔期敲定與經費落實。提議可將2-3年的年會定為同一主題。

2)出版今年的學術成果,希望論文集可以在量化分析以及定性分析方面都能夠更加深入。

3)將優(yōu)秀的學術成果翻譯到國外出版發(fā)行。目前國外的出版社正在聯(lián)系中。

4)沿襲上屆做法,成功舉辦3-5場學術沙龍。

5)社會科學需走入實踐,考慮是否需要吸納產業(yè)界會員?

2、中遠期工作主要有:

1)進行中國人休閑行為研究。美國經濟雖然仍處于蕭條時期,但對中國14億的消費市場十分關注,國外學者渴望了解中國人的行為特點。事實上我們也希望更全面的了解自己,因此可否展開較為宏大的研究,深入分析中國人的休閑行為,這對理論與實踐都有著重大作用。

2)進行休閑與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內生關系的研究。前30年,我們處于經濟引領生活的狀態(tài);未來在經濟轉型的背景下,生產是否會更多的過渡到生活方面?希望在此做實際探討。

3)開展全球鏈條工程。歐美專家近年來在嘗試總結休閑的發(fā)展趨勢,若該項研究少了中國這15億人,相信是非常遺憾的,因此能否考慮加入休閑的全息圖工程。

馬惠娣對工作安排進行了補充:7月下旬在貴陽將召開一次與中國生活方式研究會共同合作的學術會議,希望大家參與;9月在匈牙利召開國際休閑專業(yè)委員會會議,主辦方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國學者參加;2014年國際社會學學會將在日本橫濱大學召開,希望休委會可將此項工作組織組織起來,約組織20人次左右去參加。

 

五、朱佩芬副校長關于開展秘書處工作的意見與建議

朱佩芬校長表示:二外作為一半旅游一半外語的專業(yè)性院校,承擔秘書處工作,責無旁貸;與兄弟院校相比,二外可能仍有很多劣勢,但會竭盡全力,為休委會進行工作。

 

六、介紹于光遠對休閑哲學專業(yè)委員會的期待(于光遠先生的秘書胡冀燕女士)

胡秘書在會中說到,于老現(xiàn)已98歲,身體狀態(tài)尚可。他很高興馮長根教授作為學科領頭人參與到休閑研究中來,在此胡秘書代表于光遠老先生進行了祝賀。胡秘書說:休閑學是由于老開創(chuàng)的一門學科,自80年代初首先提出生活方式問題,1995年成立休閑研究小組,1996年發(fā)表“論普遍有閑的社會”,此后又完成《吃喝玩》、《休閑、游戲、麻將》、《于光遠馬惠娣十年對話:休閑研究的十個基本問題》等著述,為每一屆的休閑年會書寫文章,2009年親自參加了在北京召開的國際休閑社會學中期會議。于老在休閑學的研究上身體力行,不僅從理論上推進學科的發(fā)展,還積極從組織上促進。(見附件3)

馬惠娣補充到:休閑學科在中國的開啟,乃至休閑二字的使用均源自于老。胡秘書已代表于老的對未來的中國休閑研究表達了期待,希望大家銘記學術前輩的教誨。哲學視角研究休閑起點高、方向對,它的價值正凸顯出來。

 

    會場2

              會議現(xiàn)場之二

 

六、各位專業(yè)委員會成員發(fā)表意見

盧風:能加入休委會,感到非常高興。從個人角度而言,定盡最大努力,以參與休委會的工作。目前,學院派哲學離生活越來越遠,并脫離了生活,這個方向是不對的,哲學應該積極關注生活。

劉華杰:于老對休閑的定位非常之高,將其定位為人的存在方式。如植物學,其傳統(tǒng)已非常久遠,但統(tǒng)觀目前的生態(tài)旅游,仍存在很大問題。比如國內的植物園內沒有書店,這一點著實有待改進。

張潤鋼:產業(yè)界目前也在進行研究,如首旅集團目前在進行的服務經濟背景下的產品研究等。中國服務的理念,是把中國制造傳承下去,這也并非只為經濟利益。作為業(yè)界,休委會需要做的事情,將力求所能去做好。

陳迎憲:首先向在座各位表示致敬。作為文化部的一員,她了解到,最早我國涉及閑的產業(yè),僅是把閑作為吃喝玩樂,該觀點過于狹隘。如橫店影視城現(xiàn)象,已是對歷史造成了顛覆性的傷害,表示堪憂。文化部門要為人民提供精神產品,希望與大家一同思考。

劉琦巖:在上一屆休委會,將自己的角色職責定位為拉拉隊,并對未來發(fā)展前景表示樂觀。2013-2017年這五年,希望選題方面可與時代脈搏契合,如城鎮(zhèn)化、消費服務經濟等。服務問題的根本是哲學問題,秘書處需建立發(fā)展日志。如建立“休閑發(fā)展大事件”,記錄某次會議或事件,哪位到場,哪位做了什么事,推動了什么的發(fā)展等。他表示仍將全力支持。

李享:自2008年起,與馬惠娣教授一同參與老年人的休閑研究,并出版《老齡化背景下的休閑行為研究》一書。休閑是我們存在的一種方式,長壽≠有質量、有尊嚴、有品位,要把他們連接起來,使我們的老年人活的更有質量、有尊嚴、有品味。

羅振鵬:研究的主題,要從中國特色的文化中發(fā)掘,要從中國人的休閑行為方面出發(fā)研究,在發(fā)展問題中引入國外休閑成果,產生于休閑的互動。

 

七、馮長根主任委員總結本次會議

馮長根:休閑這一問題,首先表現(xiàn)在時間上,但人們的休閑時間通常殘缺不全,這個現(xiàn)象值得研究。另外,休閑與消費的問題,比如:旅游太累、匆匆忙忙,旅游消費產品缺少創(chuàng)新,在國外讓手工制造回歸個人,而不是由機械替代的做法值得借鑒。接下來休委會的工作應多聯(lián)系實際,全力搞好,對推動社會進步的意義重大。他還特別強調關注休閑研究中的治學問題。

 

(根據錄音整理,未經各位發(fā)言者審定)

 

 

 

 

 

白河县| 达日县| 衡山县| 赤壁市| 密云县| 从化市| 筠连县| 运城市| 祥云县| 台北市| 大安市| 江门市| 邵东县| 卢氏县| 花垣县| 南江县| 平武县| 乐山市| 玉林市| 德令哈市| 日照市| 西宁市| 察隅县| 太康县| 龙井市| 巩留县| 廊坊市| 苏州市| 武清区| 保康县| 松潘县| 寿阳县| 望城县| 武安市| 柞水县| 乌苏市| 台北县| 昌乐县| 丹棱县| 石狮市| 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