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進入中國休閑研究網(wǎng)站

Welcome to the Website of Chinese Leisure Studies

 
用有形之物衡量“幸福”像是“畫餅充饑”

——答“《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四問”

 

馬惠娣
中國藝術研究院休閑研究中心

  時下,討論“幸福感”很時髦。不僅報刊雜志電視廣播,而且還有專門課題研究。本次“稿約”① 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讓人感到有從眾之嫌。
  其實,我始終認為“幸福感”是很難把握的一種感覺和意識。盡管人們從心理學、實驗經濟學、快樂經濟學、民生、小康等多視角來挖掘它。
  幸福否?完全是個人感受,主觀性很強。比如:“您認為哪些主要因素(如科學技術、宗教信仰、富有等)會讓一個社會的大多數(shù)人感到幸福?”這個問題看似容易,回答卻難,至少我不知如何作答。誰也不否認我們現(xiàn)在的日子要比過去好不知多少倍,可是人們普遍沒什么幸福感。我同樣也可以說,雖然我什么都沒有,但是我能以欣然之態(tài)做心愛之事,因此我比誰都幸福。
  “上海人與西藏人相比,您認為誰的生活更幸福?”這個問題很愚蠢,因為沒有可比性。我的回答是他們都很幸福。
  “你本人最希望生活在中國的什么地方?過一種什么樣的生活?”我看10億人,得有8億個答案(主要是人太多了,不然會有10億個答案)。我的回答是,享受簡單生活,大多時間蟄居于北京,另有五分之一時間在國外,再有五分之一時間在國內的其他地方。能思考、能寫作、能做有益的事。
用  有形之物做標準,衡量“幸福感”像是畫餅充饑,既是徒勞,也是對“幸福”的玷污。“幸福”原本很質樸、很簡單,那就是在你的人性中充滿仁慈與博愛,在你的生活中不被形形色色的物欲所羈絆,在你社會化的進程中學會合作與肩擔道義,在你的閑暇時間中學會獨處、思考與欣賞。
  別以為擁有了經濟實力,人的幸福指數(shù)就提高,人們就有能力談論幸福,其實這是我們對幸福的淺薄理解。人,作為一種高級動物,最重要的是他必須有精神生活——身心都是自由的,能思考反省,有信仰,有責任心,知恩圖報、助人為樂等等。所有的個體都擁有了這些品質,幸福就會充溢每個人的心間。
  倒是梭羅鼓勵人們過簡單生活,讓人們騰出時間來品味人生的問題,引起我的共鳴。因為簡單,讓生命和諧,讓人性平實,讓心靈歡快與自由。想明白“鷦鷯巢于森林,不過一枝;鼴鼠飲河,不過滿腹”的道理,誰還去追求那種繁贅和奢華的生活與“事業(yè)”。簡單生活當然是一種健康且符合人類持續(xù)發(fā)展的生活方式,今天不選擇,明天你也得選擇,否則人類就行將毀滅。但是,當人們在大富大貴的“幸福感”標準的衡量下,還有多少人能明白這樣的道理呢?
  幸福來自哪里?讀了下面的文字,但愿你能發(fā)現(xiàn)答案。
  古希臘時期,傳說犬儒主義的代表人物第歐根尼曾要求亞歷山大大帝閃到一邊,別擋住他的陽光。斯多葛主義認為順應于自然規(guī)律的生活,才是最好的生活。財富都是身外之物,無論貧富,人人都可以過一種愉快而道德的生活。富有可以使人去做善行:幫助他人,或支持公益事業(yè)。除此之外,金錢沒有任何價值。基督徒的理念是,財富及其獲得勞動過程本身不是惡的,但是財富卻會誘惑人,你會因被誘惑而忘記伺奉上帝。
  在古代中國,孔子強調“于此無常之世,有帽一頂,飯一缽足矣。”莊子則認為,擁有日月山河,花草樹木,鳥獸魚蟲,皆朋之友之訴之求之,隨時隨地與它們說話,和它們逗趣。
  兩千多年前東、西方的先賢圣人們說了同樣的感受。今人談論“幸福”不忘他們才是。

 

(2008/1/18完稿,1/21又修改)


關于“生活方式”的探討
  在“新天府”的評選過程中,我們對于“天府”的認識也不斷地在深入。我們認為,能夠成為“天府”的地方不僅應該自然條件優(yōu)越,物產豐富,從天府的深層含義來講,生活在天府中的人是否有 “幸福感”,是否有一種發(fā)自內心的愉悅,無疑也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因為說到底,“天府”是與生活在其中的人息息相關的。如果說,自然條件等客觀存在的或者能夠量化的指標是評選“新天府”的硬件,是天府的“外殼”;那么人的生活方式、人是否感覺到幸福等屬于主觀感受的東西則是衡量“新天府”的軟件,是天府的“內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那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幸福感”,才是天府最核心的東西。在紛紜復雜的紅塵中,我們很少能夠有時間停下奔波的腳步,問問自己,人應該過一種怎樣的生活?借著新天府的評選,我們請來了一些人文領域的專家學者,一起來探討一下天府中最深層次的一些問題。
  1、評選新天府不僅要選一些自然條件優(yōu)越的地方,在很大程度上,它還涉及到生活在其中的人的幸福感。那么您認為哪些主要因素(如科學技術、宗教信仰、富有等)會讓一個社會的大多數(shù)人感到幸福?
  2、在我們評選新天府的諸多條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像北京和上海這樣的大都市,也許談不上人與自然的和諧,可很多人還是寧愿紛紛投奔到這些擁擠的都市里生活,而不是選擇“天府之地”,為什么會是這樣?上海人與西藏人相比,您認為誰的生活更幸福?
  3、在現(xiàn)代化程度最高的美國生活著十幾萬人阿米什人,阿米什人是基督新教再洗禮派門諾會信徒,以拒絕汽車及電力等現(xiàn)代設施,過著簡樸的生活而聞名。19世紀,美國作家梭羅在瓦爾登湖畔生活了兩年多,他試圖鼓勵人們要簡化生活,將時間騰出來來深入生命,品味人生。您認為梭羅和阿米什人的這種簡單生活方式適合當今社會的大多數(shù)人嗎?
  4、如果有可能,你本人最希望生活在中國的什么地方?過一種什么樣的生活?

 


 

彰化市| 明溪县| 吉安市| 贵德县| 喀什市| 阿拉善右旗| 保德县| 凌云县| 武安市| 丹巴县| 香港 | 怀柔区| 阳东县| 古蔺县| 安化县| 高淳县| 延川县| 江津市| 启东市| 喀喇| 稻城县| 万州区| 抚顺县| 安塞县| 常熟市| 甘孜县| 阿克陶县| 贵溪市| 神木县| 蒙阴县| 眉山市| 肃宁县| 阳春市| 攀枝花市| 岑巩县| 乐东| 平遥县| 玉龙| 昌都县| 阿图什市| 久治县|